第(2/3)页 总感觉匈奴要完。 单于一边捋着胡须,一边想。 【虏获一些豪强世家的男性好处很多啊,不仅能生孩子,还能把两族的智慧中和一下,到时候还能教授一下族中的孩童,等过两年, 我和汉室那边打个商量,看能不能给匈奴要来几个孝廉名额啥的。 毕竟,匈奴也是大族。】 羌渠单于想起去年,在南匈奴做客的简先生了。 那真是神人啊。 句句都说到自己心坎里了。 自己到现在都还记得简先生握着自己大手说的那句话。 【金日磾,原匈奴休屠部太子,兵败为冠军侯所降,带入长安。 被汉武帝赐姓为金,封为御马监。 深得汉武帝宠任,迁侍中、驸马都尉、光禄大夫,平定马何罗叛乱。 去世,时年四十九,谥号为敬,陪葬茂陵。 其子孙后代忠孝贤明,七世不衰。 当年,太子刘据被诬陷谋反,当时的混乱局面中,在街上维持秩序的匈奴骑兵要比汉兵多。 这说明什么? 说明匈奴人为官,完全不是一纸空谈,那是有先例可循的事啊。 有先例可循的事那叫什么? 祖宗之法啊。 单于,我们汉人敬天法祖,天大、地大、祖宗最大,以祖宗之法,治祖宗之地乃是大汉的传统。 匈奴先祖乃是“夏后氏之苗裔”,汉匈本同源。 只是单于那些先辈,颇不讲中原的游戏规则,没吃的了就跑来抢,没媳妇了也跑来抢,还觉得抢得有道理,觉得中原人好欺负。 这才使得武帝怒而兴兵。 汉武帝的目的从来都不是灭匈奴族裔,而是教匈奴遵守中原规则。 只要遵守了中原规则,那就是汉室子民。 大汉对于汉室子民,完全是一视同仁,只要声望到了那个地步,匈奴人也可为三公。 ... 这第一步,单于可以派麾下那些明事理,受汉化的族人,先去玄德公麾下任几年郡吏,学习一下治政经验。 学习个五六年后,由玄德公亲自向朝廷举荐,到时候博个官职,完全不是问题。】 【刘备:五六年后,董卓都死了...】 ... 当时简大忽悠一套下来,给羌渠单于忽悠的感觉自己在努力一把,都能官拜三公了,简先生句句都说到单于心坎上了。 没错,此时的单于已经完全不想打了。 自己意气风发的掀起战争,结果到最后才发现,自己连使匈奴中郎将都打不过,那还打个屁啊。 第(2/3)页